答:①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撑木或拉杆连接固定,增加支架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②在倾斜巷道中架设支架应有一定的迎山角,以抵抗重力在巷道轴线方向的分力。 根据冒顶的原因,有如下几条预防措施: ①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尽量避免采动的不利影响。 ②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③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④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⑤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 ⑥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⑦锚喷巷道成巷后要定期检查危岩并及时处理。 ⑧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架棚之间严格地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架棚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架棚间拉撑件的强度要适当加大。
(1)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支护时应紧靠掘进工作面,井缩小棚距,在工作面附近应采用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棱椎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空顶作业。 (3)掘进工作面冒顶区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必要时要挂金屑网防止漏空。 (4)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与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以防止因爆破而崩倒棚子。 (5)采用“前探掩护式支架”,使工人在顶板有防护的条件下出渣、支棚腿,以防止冒顶伤人。 (6)根据顶板条件变化,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必要时要挂网防止漏空
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征兆。这是从每次透水事故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因此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遇到以下前4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⑴巷道壁和煤壁“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辩别真伪,其方法是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⑵煤层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凉爽感,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但是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⑶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
专业技能大师
解决了 37+ 个问题
今日咨询:0 条,大师解答: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