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您是第685240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龙煤集团:工作室联盟打造创新创效“生态圈”

分享

分享到:

    发表于:2021-10-08  浏览量: 708  来源: 中国煤炭报 作者:王宁 高博 徐颖
摘要:龙煤集团:工作室联盟打造创新创效“生态圈”

龙煤集团:工作室联盟打造创新创效“生态圈”

龙煤集团所属四大矿业公司分布在四个煤城。为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专长,有效解决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20年12月28日,龙煤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应运而生,成为煤炭行业首个跨区域、跨专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

该联盟自成立以来,24个工作室在线上、线下互动频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进步,开拓了创新工作室发展新模式。

截至目前,在以全国劳动模范许晓林为代表的257名联盟研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该联盟已完成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65项,创效1987.23万元,为龙煤集团技术进步、管理升级、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交流借鉴 创新培训方式

七台河矿业公司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近五年来技术创新成果已达60多项,为企业创效1300余万元。今年8月,隋国忠带领团队发明的“三孔等分120度自动群钻法”被评为2021年黑龙江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之一。

今年年初,龙煤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牵头,带领联盟研创人员到中国一重集团、哈电集团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参观交流、开拓视野,使大家获益匪浅,隋国忠和他的团队也包括在内。

走出去、学回来,充分借鉴联盟内外创新工作室先进的培训方法,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打破常规,破除车钳铣焊等工种单一作业的局限,致力于打造一支集学习、实践、创新于一体的创新团队,实行“三三培训工作法”,1名工人学3项技能,1个徒弟拜3个师傅。

目前,该工作室能身兼三职的就有30人。同时,他们还创建了“尖刀班”,将“尖刀班”成员分散在每个班组,让他们在遇到急难险重工作时冲锋在前。

经验分享 孵化技术人才

以全国劳动模范许晓林名字命名的许晓林工作室,是鹤岗矿业公司规模最大、成立最早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采煤机变频器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动装置,目前国内只有三家公司生产,所以价格高昂、维修成本居高不下。”许晓林介绍。

面对厂家的技术封锁,许晓林工作室成立了采煤机电控攻关小组,相继攻克了变频器硬件更换、软件编程核心技术,成功修复了峻德煤矿及其他各矿采煤机变频器7台、主控器5台,现场处理各类采煤机故障13次,对原有电控系统改进6次。该工作室还先后自主研发了峻德煤矿煤质科回煤皮带集控系统、运行区二水平皮带集控系统等20多套自动化集控系统,为煤矿节省了大量维修和采购资金。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许晓林说。

龙煤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除了保障生产、技术创新外,还注重在合作攻关、团队建设、培养新人上下功夫,利用联盟平台及人员优势,定期组织交流研讨、经验分享,将联盟变成了技术人才的加油站和孵化器。该联盟电气专业各工作室率先建立了工作群,许晓林经常在线上进行视频授课,促进联盟电气专业各工作室成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升。

优势互补 放大联盟效应

双鸭山矿业公司的杜延君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杜延君是创新工作室联盟中的一位杰出青年代表。

杜延君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技改攻关,改进设备、设施的性能,保证集贤煤矿电控设备能够自修、自制,电气部件和装置不再外购、外委。杜延君团队还通过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带动了职工队伍技能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们团队实施的科技创新研发有21项,实现了各类变频器、采煤机主控器、PLC控制柜、开关等的自修、自制、研发,每年创效超过300万元。”杜延君说。

自杜延君创新工作室加入龙煤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后,积极与联盟各工作室探讨。在一次采煤机PLC程序攻关上,杜延君遇到了困难,久久无法攻克,就在工作室联盟微信群内寻求帮助,许晓林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协助解决。最终,两个创新工作室合力破解了采煤机PLC程序难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一次合作不仅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是一次头脑风暴,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杜延君说:“作为龙煤集团创新工作室联盟的青年代表,我会坚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放大联盟效应,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专家对联盟技术攻关和成果进行集中评审,并通过联盟快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龙煤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副秘书长赵海峰介绍说。

据了解,未来,该联盟将不断扩充联盟的整体创新实力,再选拔24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加入联盟,使联盟工作室和参与职工总体量至少扩大一倍,从而进一步增强联盟成员单位的创新攻关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