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纪实
-
- 发表于:2023-02-08 浏览量: 1200 来源: 中国煤炭报
鼠标轻轻一点,采煤机依次启动记忆割煤,人在控制台,机在头面采;远程集中控制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将巡检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与生产深度融合,一部手机实现井上井下无线通信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牢牢抓住国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矿山建设等发展机遇,正悄悄发生“数智蝶变”。
近两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信息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信息管理服务中心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煤炭信息技术企业20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顾桥矿、西部煤电集团色连二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截至目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总部及二级公司统管信息化建设项目共94个,其中已完成开发并应用推广项目86个、在建项目8个,一张科学高效的智慧淮河能源建设蓝图逐渐清晰。
数据多“跑腿”
职工少跑腿
协同办公、智慧人力、财务共享、网上商城……由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自主研发设计的淮河能源APP上线一年多来,广受职工好评。
“应用中心列表中几十个应用能够满足所有职工线上办理业务的需求,真正实现了数据‘跑腿’代替了人工跑腿。”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龙旗介绍。
近年来,该集团坚持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部及各产业板块全面启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文化各领域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运营管理、分析决策进入集成高效的数字时代。
在煤业公司顾桥矿,信息中心副主任侯晓东正在井下用随身携带的防爆手机与地面进行视频通话,画面清晰流畅。
“由于WiFi6具有一定绕射能力,通过井下WiFi6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井上井下能随时保持通信。”侯晓东介绍。
如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西部3对矿井已建成井上井下“万兆工业主干网络+无线WiFi+5G”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矿井万物互联奠定基础。顾桥矿等本土矿井建成核心万兆环网、地面千兆环网、井下万兆环网三套子系统,实现了数据融合互通。
坐在地面调度指挥中心,西部矿区唐家会矿调度员齐鹏打开GIS一张图信息平台,井下及地面各种实时数据立刻呈现在大屏上。“智能化建设让数据‘跑腿’,鼠标一点,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统全局。”齐鹏自信地演示着该矿各种数字模型。
现在,打开本土与西部矿区GIS一张图信息平台,就能实时精准感知矿井安全生产、地质测量、防突、人员定位等十几个系统的“脉搏”与“心跳”。“GIS一张图信息平台使矿井的‘家底’变得更直观,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高效便捷信息化服务手段。”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经营管控实现“线上考核”,有了“数字支撑”。
“过去,报账需要填写很多材料,经过多层签字后再往财务部门跑,报销流程需要一定周期。现在,我们有了财务共享平台,报销提单后当天就能到账,最快15分钟账款就到卡里了。”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陈爽介绍。
据了解,财务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实现了费用报销、业务报账、会计核算全业务的线上操作,“跨地域+无纸化”的办公模式,真正做到了减人提效。
财务共享平台的建立直接撬动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财务管理方式革命性变革。“财务共享很方便,再也不用手拿单据一张张找领导签字了,点点鼠标全部搞定。”谈及财务共享带来的变化,一名职工这样说。方便快捷的背后,离不开300多个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化,数十个信息化系统的配套建设,一整套科学设计、缜密运行的流程。
数据“跑腿”实现后,释放出部分长期从事基础性、重复性的财务核算人员,被充实到战略财务、业务财务等岗位,促进了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财务共享运行数据显示,每个单据平均运行时间由原来的3天至5天压缩至1天以内。
“指尖采煤”成为现实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寥寥数人,生产设备自动运行;年入选量超千万吨的现代大型选煤厂实际用工减少过半……这样的工作场景,如今在该集团本土和西部矿井、厂区已成现实。
走进煤业公司顾桥矿智能化工作面,工作人员远程一键操作,滚滚煤流便从迎头流向井口。随着5G技术在井下工作面的成功应用,“指尖采煤”在现代化智慧矿山已成为现实。该矿推广应用的5G+智能化掘进和综采示范项目获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9年至2020年度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优秀项目。
“应用5G网络技术,我们实现了地面与井下生产现场的实时沟通联动以及对采煤机、掘进机的集中控制,每班井下作业人员减少50%左右,生产工效提升一倍以上。”顾桥矿信息中心主任石党科介绍。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结果显示,该集团两化融合评估得分高于全国90%的企业,高于95%的煤炭采选企业,处于行业前列。
不止在矿山,走进潘集选煤厂,映入眼帘的是智能采样机器人代替职工完成繁重操作,自动停送电及巡检机器人助力实现安全高效停送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智慧大厅里,生产实时一屏尽览……厂内不仅环境整洁,也少见来往的职工,整个厂区犹如一台大型机器在不停自主运转。
潘集选煤厂积极探索智能化途径,逐步建成了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安全、智能监控四大智能化系统,在减少用工、确保安全的同时,原煤洗选量、产品合格率屡创新高。
“我们厂区实际用工只有380多人,比原先设计的800人少了一多半。”煤业公司选煤分公司资深主管郭德路介绍。
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数智赋能的重要性,新基建、新要素、新动能为企业自主建设的第一台66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潘集电厂项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安徽省内第一台全面应用5G场景的火电机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潘集电厂5G赋能智慧能源”项目光荣上榜《2022年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
“我们前期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技术交流,只为拿出一套创新、高效、完备、安全的‘5G+智慧电厂’的建设方案。”该项目部5G建设项目联系人王先权表示,“为了将潘集电厂打造成国际领先的智慧电厂,我们将5G和传统网络深度融合,积极应用在各种场景,同时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判断,进一步提升智慧电厂通信运维效率,这才有了安徽省内第一台全面应用5G场景的火电机组。”
“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利用物联网及智能控制技术,建设智能煤矿、智慧园区、智慧电厂、智慧场站,促进了各产业板块实现减人、少人、无人,有效帮助各产业板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张龙旗介绍。
管理人员从计分员变得分手
视频会议形式代替了过去的人跑,参会人员桌上的平板电脑代替了过去厚厚的纸质材料,处理急要文件只需轻点屏幕操作……只要有手机和网络,随时随地均可办公,这些都是在信息化进程中,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工工作状态改变的表现。
“操作人员由简单劳动变为综合专业操控,管理人员由企业的记分员变为得分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合能力,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战略。”信息管理中心资深主管沈立君表示。
走进沈立君的办公室,他正通过内部市场化系统,处理与其他单位的业务结算,仅仅几个简单的操作,一笔线上结算就顺利完成。
自从内部市场化系统上线运行后,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内部形成了一整套经营管控系统。以前采用的纸面协议全部搬到了线上,服务方和被服务方之间的交易结算、统计、考核更加规范和便捷了。
“信息化让大家不再把精力投入到重复无意义的工作中,工作状态的改变正是效率效益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体现。”沈立君说。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来,除了资产管理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内部市场化系统外,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经营管理的例子并不鲜见。目前,绩效考核、全面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系统的建设工作都在全力推进中,通过不断集成融合、改进功能,能更高效地发挥信息化对经营管理的助力作用。
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经营管理部副部长彭年看来,信息化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是全集团信息的高度透明化、自动化。
“下一步,我们将把经营绩效系统与集团所有信息化系统对接,做到数据自动抓取、报表自动生成、结论自动分析,争取2022年实现80%,2023年全部实现。”彭年表示,“有这样的信息化手段作支撑,就能将集团最真实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来。根据管理不同需求,进行数据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为管理层科学决策、经营预测、风险管控、调度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从记分员变为得分手,离不开职工信息化、智能化素养的提升。
在首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中,淮河能源控股集团11名职工荣获奖项。这是该集团通过理念灌输、组织培训、实际应用,组织各类信息化管理和技术培训班,推动“以用促学”的成效。
“不断在实际运用中检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效,能够促进我们在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优化系统,使系统更贴近实际需求,解决真实问题。”张龙旗总结,“相信随着全员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显著增强,集团上下能真正建好用好信息化、智能化项目,促进整体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已搭好平台:打开淮河能源数据集成平台,领导驾驶舱板块中,企业总收入、总成本、利润总额,商品煤资源量、总发电量、产气量,以及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都以图表和数据形式跃然眼前,十几个重点工作领域的信息触手可及,为管理层科学决策、经营预测、风险管控、调度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2021年底,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接连启动了业务流程融合管控体系设计与落地、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2个重大信息化项目。
“目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94个信息化项目已全面上线运行。2022年是信息化建设‘建、改、用、学’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将通过数据中台建设,实现统一数据标准、服务和资产管理,把数据资产化,通过业务流程融合,优化‘数据流’再造‘业务流’。”沈立君介绍。
18829347330 :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JMJTWWH :讲的不错